最近在做公司内部的美术系统,在我拿着原型和团队沟通的时候,经常会听到这样几句话“如果我作为目标用户,这样使用会更好”以及“我们不能理所当然的代入产品设计的视角,觉得用户什么都知道”。
有两个常见的逻辑,其一是“用户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”,其二是“用户虽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,但经过了各种互联网产品的调教,他们并不需要我们提供一个我们以为更好的方案供他们使用”。都很有意思,不妨让我来理解下背后的释义。
首先,先放出我们应该达成的两点共识:
- 我们认为“进化”是一种优胜劣汰,甚至是可以推演的演绎规律,而实际上“进化”的本身,是极其偶然的。所谓的行为推演,大体都属于后置假设,而非必然性;
- 虽然推演并无必然性,但大量的产品已经成功建立了用户习惯。用户已经习惯于使用自己的双手或大脑寻找可能的解决办法;
用第一则论述去理解“ 用户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”应该会简单的多。用户理所当然会表达自己的诉求,但所谓的诉求并不一定是真正的方向?这就是“用户”无法避免的局限性。
但作为一名“用户”,并不需要像产品设计师一样,思考产品未来的进化方向,而仅需要参与过程就可以了。所以,福特在理解到“我想要更快的马车”的真实意义后,才设计出了汽车。而如果产品设计师在做用研的过程中,是通过所谓“细枝末节”去感受evolution的方向,看起来他是站在用户的角度对未来进行构想,但实际上还是站在了“超越用户”的角度。
这个时候用第二则论述来理解用户的习惯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,《设计调研》中举出了常见的用研方法,问卷,访谈,焦点小组,观察,头脑风暴以及自我陈述。不过我的经验也告诉我,当以上方法无法在实际场景中解决困惑时,尝试通过“思考习惯”与“观察冥想”的方式也会产生某些新的突破。
那么,所谓的用户研究,方式就会有很多。问卷调查、访谈,是常见的;不过,一旦度过(或没有)初期的困惑,『冥想』的方式也远超这些常规但不可靠的方法。
但实际现实中真正让我感到遗憾的场景可能更多会是这样的:用户或非关联者(包括会称为老板、领导、甲方、客户的人)把自己当做了设计师;而产品经理或设计师们,却把自己当做了用户。
让我们回到本文的标题,
“他们真的知道他们知道吗?”
“那些把自己当做设计师的他们,真的知道他们知道吗?”
“那些把自己当做用户的他们,真的知道他们知道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