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股冷空气未到上海之前,便飞离了上海,东七时区的一座小城是我们的目的地,用仅有的几日闲散,重回盛夏,品味清迈。
这是继西安之后的又一次另类出游,没有家人的陪伴,没有紧凑的形成,没有著名景点的到此一游,取而代之的是一群嬉笑的伙伴,一套套艳丽的服饰和一个个边走边拍的场景。旅行在这样的组合里似乎延伸出了一些新的意义。
清迈,泰北重镇,名字里透露着些许文艺,些许冷艳。随处可见裸露在外的电线杆,伴随着刺鼻柴油味的双条车,道路两旁略显陈旧的建筑物,都是初到此地的第一印象,乍一眼看上去仿佛和文艺及冷艳完全不搭边,感觉更像是国内的二三线小城水平。
清迈,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这里?一时间我有些疑惑。
我们的时间不多,走走逛逛,在Four Seasons远眺种满禾苗的大片水田,服务生从身边走过,双手合十对你说一句Sawadeeka;
在Monjam山上感受凉风拂面,遥望天际云卷云舒;
在Oasis Spa俯身平躺,闻着不知名的香薰,任凭时间伴随着精油在按摩师的指尖溜走;
在菜市场里认识各式各样带着特殊气味的蔬菜并且跟着NANCY学做泰国菜;
在Since1984的河边餐厅伴随着夕阳西下享用万圣节晚餐;
在老城区里的知名咖啡店里喝上一杯美妙的拿铁,时间在这几日里仿佛慢了半拍甚至一拍。
幽静的小巷,低廉的物价,于我,虽不能算得上流连忘返,但也倒也落得个逍遥自在。突然有些向往这样安逸随性的生活,与世无争,也无嘈杂琐碎,也许这就是清迈给人的感觉,不过这仅仅只是向往而已,回到上海,重返hard模式,雾霾依旧,高频的生活节奏依旧,也只能回味清迈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