炒股六七年,B站是赚的最多的一次,也是最成功的一笔交易。本文稍加复盘。
一、交易过程
B站买卖点
1、交易过程
(1)去年9月,以13.96的价格首次建仓。在今年元旦后,22.25清仓。赚了第一波,60%左右。
(2)今年2月初,以21.89的价格重新建仓。
(3)持有2的仓位之下,3月9日到4月17日之间融资做了一个波段,将2的仓位成本降到17.76。
(4)上周三,以30元的价格清仓2中的仓位,以17.76成本计算,盈利69%左右。
具体操作在每月的股票实证记录均有介绍。
2、满意的点
(1)较早的发现B站并埋伏。
(2)融资那个波段,虽然入场点不完美(25进入,最低跌到19.25),但卖出点非常精准,几乎卖在了波段高点。
(3)对B站非常有信心,融资盘从25跌到19.25,并没有担心。
3、遗憾的点
上周三清仓后,持续上涨,昨天财报,今晚最高超过36了。
二、思考
1、只做熟悉的行业和公司
这一点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。在熟悉的基础上,我现在比较喜欢两类公司:
(1)成长型中小公司。B站的破圈趋势,阅文丰富的IP库,属于此类。
(2)巨头困境被错杀。FB的数据隐私门事件,JD的刘强东事件,疫情事件对所有优质互联网公司,属于此类。
2、什么时候买入
核心逻辑:低估时买入。
但,估值是件非常难的事,怎么算低估呢。我也没有系统的方法,主要还是参考过去的价格、PE、PS等指标。
巨头被错杀,是个简单的策略。比如错杀20%开始建仓,若持续下跌,则持续加仓。
持有优质资产、具有垄断优势,股价却处于低位,也是一种。比如阅文,IP领域具有垄断优势,上市后冲高110,但后来跌到30以下。IP的垄断优势一定会带来价值回归,所以股价在40以下,都可以持续的加仓。
B站这种,在中国互联网PUGC领域独一份、社区壁垒很高的公司,也是一种。
总之,虽然估值很难,但仍然有些简单的套路可用。
唯一需要注意的是:避开长期低估的公司,这些公司往往没有成长潜力,比如现在的猎豹移动。
3、什么时候卖出
卖出,有两类基本思路:
(1)与低估买入对应的高估卖出,这本质上是一种波段操作,不会超长时间持股。
(2)公司基本面恶化时才卖出,这是巴菲特主张的价值投资,公司基本面不变,可以持股几十年。
第2种,我觉得并不适合小散户。现在很多上市公司不分红,不卖出就无法获得收益。不可能、也没有必要长期(5年以上)持有。特别的,当股价异常高估时,即使基本面没有变化,也应该获利了结,兑现收益。
而高估时兑现收益,就是第1种方式。
但,如何判断高估,这比判断低估还难上百倍。因为低估的空间有限,最多跌100%,当优质公司跌50%绝对是低估了,并且持续下跌过程中可以持续加仓。但高估的空间却是无限的。当你觉得翻一倍高估了,它还能翻两倍;翻两倍高估了,它还能翻三倍……在击鼓传花的过程中,找出那最后一击,难于登天。
连续上涨的财富效应,很容易让人忘记估值,忽视风险。暴跌来临时,吞噬利润,后悔不已。我在2015年牛市,便经历过一轮。
但如果获利平仓后,股价继续上涨,也很懊恼。比如我的B站,今晚涨到36了,少赚20%。
也难怪股市流传:会买的是徒弟、会卖的是师傅、会空仓的是祖师爷。
慢慢学会并接受「只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那部分利润」。
4、会空仓的是祖师爷
长期以来我都不能忍受空仓,无论上一笔是赚是亏,卖出就马上买入下一只股票。
这次学习等待下一个绝佳的机会。
——于5月19日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