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假即将过期,决定一次用掉,请了6天假,连周末共10天,原计划去西北大环线,可惜因疫情取消了。所以,这周被迫宅在家中。
于是萌生一个想法,既然梦想交易为生,何不趁此机会做个生活实验,感受下交易为生的生活。
才几个交易日,不可能赚钱,也不可能提升技术,只是单纯体验一下职业散户的生活节奏。每天盯着股票,真如想象中那么美好吗。
结论是否定的。
我原计划在交易时间段看盘、研究公司基本面、做行业分析,非交易时间看看书、刷刷剧,然后再跑跑步。
实际的情况是,交易时间段也没办法沉下心来研究公司基本面,这是一件非常耗费精力的事情,一点不比工作舒服。而且,基本面的研究,是长期的,见不到短期反馈,非常影响动力,延时满足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。
盯盘的过程中,看着最近股价的暴跌,感觉哪里都是千载难逢的机会,时刻按着内心的小恶魔,暗示自己不要冲动。事实证明,也很难,最终还是做了两笔交易:
- 清仓阿里,换B站,三天浮亏超10个点,相应时间段阿里的跌幅小的多。
- 融资上腾讯,目前浮亏快3个点。
自己也迷糊了,不知道到底要做短线还是长线。说是短线,我是长期看好这两家公司的,说长线,好像不该一次all in,慢慢建仓才合理啊。何况,直接都上了融资,长线还得交不少利息。
总之,盯盘很累,只要不是超短线,其实不应该盯盘。基本面分析,应该跟着新闻动态走,比如公司财报、重大行业政策等等,在研究清楚静态投资逻辑基础上,再结合这些动态消息做决策。大可不必如此高频的关注股价。
至于看书刷剧,书没多看,半部项飙的《把自己作为方法》,剧没少刷,两三部。电视剧真的有毒,得戒。
跑步做的最好,除了有两天下雨,另外三天都跑步了,而且专选在16点港股收盘后,非常适合解压,无论赚钱赔钱,跑到大汗淋淋,都能忘却。
五天连续着看,生活节奏在慢慢变乱,前两天很规律,7点多起床,11点睡觉,白天根据交易时间和非交易时间,安排的妥妥当当,午餐晚餐都能按时出去吃,间歇还能做些家务。但后两天就不行了,晚上失眠,早上睡到9点起床,吃外卖还不按时。
只是短短的5天,能体会到很多自由职业者说的「并不自由」。没有了工作日和周末的区别,没有了朝九晚五的上下班,要维持规律的生活节奏和状态很难,也少了期待周末和下班的快乐。
有点期待明天周一去上班了,摸鱼也好哇。